4月10日,美通社(亚洲)在台北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企业新闻稿撰写要点及其如何吸引媒体关注”的媒体茶会(Media Coffee)。来自台湾极具影响力的三家媒体《工商时报》、《电子工程专辑》及《Taiwan News》的资深媒体人应邀参加,和与会的40多位企业代表、公关人士及营销专员共同探讨企业新闻稿的写作方针,并就媒体与企业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影响到新闻稿的曝光率等丰富多元的议题进行了交流。
来自三家知名媒体和四十多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媒体茶会
此次受邀发言的媒体嘉宾有《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梁宝华、《电子工程专辑》执行主编邓荣惠和网站编辑郑伃君,以及英文报纸《Taiwan News》媒体整合营销处副处长Emily Lee、资深编辑Ken Kieke。他们分别针对其所在媒体的特点,详细地介绍了各类企业新闻稿写作的注意事项,并与企业人士展开互动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
《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梁宝华以“企业与媒体的爱恨情仇”的标题开场,整个演讲过程生动且富有感染力。他认为企业与媒体微妙的竞合关系导致双方的需求产生很大差异,企业给的,媒体通常不要;但媒体要的,企业通常不给。加上媒体环境变了,表现方法也跟着变,所以企业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媒体。他从速度、广度、深度和信度四个方面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媒体的特点进行了概括。电视新闻台速度够,穿透力也够,但深度不足;网络信息真假莫辨,信度不足,结果速度让人窒息,十倍速时代的压力,让人放弃速度。于是,人们想要有用的信息,想要经整理、解读过的信息。于是,报纸拚命找出路,速度与广度优势消失,纸媒重心开始偏移,报纸的调整与改变,当速度与广度优势不再,报纸开始朝深度与信度找空间,结果是杂志化呈现,“打面不打点”的新闻取材,完全压缩了次要新闻的空间。
从企业方面思考,企业规模与媒体关系是企业越大越不需要花力气,最花力气的多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所以要做好自身定位的掌握,重新建构媒体互动思路,副总编辑建议如下:常态性的沟通、友善的互动、设身处地的想象、分辨媒体属性及学会媒体说故事的方法。
《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梁宝华概括了不同媒体的特点
《电子工程专辑》执行主编邓荣惠和网站编辑郑伃君介绍了哪些新闻稿会比较容易获得他们的关注和青睐。IT类的网站一般都会比较欢迎包括新产品信息在内的来自科技厂商的各类新闻稿,但由于他们的读者群聚焦于电子设计工程师,广告客户则是主要来自IC和半导体产业的厂商,因此半导体芯片、设备、测量仪器等类产品、技术、市场趋势新闻稿会优先刊登,其它电子系统和消费性产品新闻次之,而财务、人事类的新闻稿则完全不会有刊登的可能性。
《电子工程专辑》执行主编邓荣惠(左)和网站编辑郑伃君从实践经验出发介绍媒体对新闻稿的采选原则
《Taiwan News》的两位资深媒体人Emily Lee和Ken Kieke亦以执行实务面来和大家分享以下这三个议题:新闻报导形式、新闻稿撰写要点以及标题致胜秘诀。 Emily认为新闻稿的导言一定要带出重点,也就是5W,而英文新闻稿的内容撰写需以外国人的角度来写,发稿单位需以第三人称来发稿,并且要减少多余的字词或无谓的形容词,还要确认内容是否详尽与正确,避免语意不清或标题内文前后矛盾的情况发生。新闻稿的标题要以简短、清晰、表达本篇重点为主,标题应该要有动词或是动作性,标题的格式要以现在式代替过去式,用to代替未来式。 她也提到为什么企业新闻稿不被媒体采用的原因,大致总结如下: 1. 太专业、涉及法律问题、无新闻点、过度商业化或广告化。 2. 新闻稿太长、信息不清楚及未留下联络人信息。 3. 附档有问题,超过截稿时间。 4. 记者会后未收到新闻稿电子文件或是稿件为乱码。 5. 窗口不积极回复记者的相关问题。 6. 发稿太频繁,易被当成垃圾邮件。
《Taiwan News》媒体整合营销处副处长Emily Lee特别为大家分析企业新闻稿为何不被媒体采用的原因
资深编辑Ken也以自身采访李昌钰博士及法国环境绿化局局长等的相关报道作为案例与大家分享他写作和编辑的经验。
最后,Emily提醒大家新闻稿发布要注意的事项,例如注意截稿时间,照片选择要生动和清晰,以及图片说明撰写需完整等。
美通社(亚洲)茶会(Media Coffee)
美通社成立50余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将企业新闻发布网络拓展到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当地举办媒体茶会(Media Coffee),帮助企业新闻官与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企业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话题。美通社(亚洲)秉承美通社这一传统,自2002底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以来,定期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媒体茶会,并进一步走入其它大型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旨在帮助各种类型的企业和机构了解媒体、掌握企业新闻传播的理念和工具。了解媒体茶会日程和参会事宜,请致电+86-10-58645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