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最新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双十一购物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94%的中国网购者参与了今年的购物狂欢节。其中,18-35岁的群体为消费主力,他们最容易做出冲动消费的决定。56%的80后和58%的90后表示购买了计划以外的东西。尼尔森还发现81%的消费者都知道天猫双十一购物节。这表明消费者在购物时变得越来越精明和注重品质,价格仍然是购买的关键决定因素。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也为进口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商机。81%的中国网购者对进口商品感兴趣。在中国,近一半(48%)的婴儿用品销售额来自进口产品。截至2018年8月,婴儿用品销售额增幅仍然高达18%。进口美容护理和乳制品分别仅占其类别的5%和3%,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截至今年8月,这两个类别呈现爆发式增长,销售额分别增加114%和90%,表明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很大。
由于覆盖面广、门槛低,电子商务渠道在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尼尔森的研究表明,进口商品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份额远远高于线下渠道的比例。例如,在食品和饮料市场,进口啤酒、饼干和牛奶的销售额占总量的40%左右。然而,线下渠道中,进口啤酒、饼干和牛奶分别只占3%、18%和2%。
对许多中国消费者而言,11月11日是一个购物的节日。但商家为了这个节日,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从投资回报率(ROI)的角度来看,尼尔森的研究表明双十一商家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非节日时投资回报率的三分之一。
尽管投资回报率降低,但购物狂欢节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触发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这些习惯将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继续带来红利。购物节也提供了通过促销吸引新客户的机会,并为商家推出新产品提供了渠道。天猫的数据显示,2017年在天猫推出了1200万件新产品,2018年推出了超过2000万件新产品。推出新产品也有助于推动线下快速消费品销售的增长,特别是在乳制品、个人护理和婴儿及孕妇产品方面。
虽然新产品的推出拉动消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保持增长将是个难题。尼尔森认为,新产品推出后的100天内是至关重要的时间段,这通常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够生存下来。每十个新品中,就有一个在第一年之后能取得成功,近三分之二的新品销售额会在第二年内下降。(美通社,2018年11月12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