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公关:八面玲珑“夹板气”
印象中时尚品牌的公关们总是一身考究的装扮,穿梭在各种派对和活动现场。笑意盈盈,社交能手,没有他们搞不定的人和事。然而真实的公关生活却是在和客户与媒体间周旋,在揣摩每一个记者的喜好中度过。北京商报记者对话时尚媒介公关,解析公关从业者的内心世界。
受气包儿
夹在客户与媒体之间
故事是从一次关于《美女如云》的面试开始的。两年前,已经是国内一线公关公司媒体关系高级经理的Grace面试一个她眼中的“小女孩儿”。女孩热情洋溢地说想像《美女如云》那个电视剧里的公关一样,进出高档写字楼,穿着漂亮的衣服,和各种大人物打交道。Grace看着女孩期待的眼睛说:“我能告诉你根本不是这样的么?”但女孩还是入职了,两个月后,“跟想象差距太大”,女孩辞职。
“如果你的自尊心过强,或者是那种非常清高的人,还是不要做公关。”Grace说,她在入行伊始,曾一度因为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看客户脸色和求媒体而崩溃,难以坚持下去。和很多刚入行的新人一样,那时的她并没有真正掌握驾驭“人”和“沟通”的能力,也并未对公关有深刻的理解。
品牌寻找公关公司,大把的银子花出去自然是希望媒体和大众都对自己有更好的印象,把负面新闻的数量压缩到最低。对公关公司而言,一面是满心期待最优传播效果的客户,一面是不卑不亢自有主张的新闻媒体,夹在二者之间,Grace说,做公关五年了,现在的她并不会一味地满足客户膨胀的需求,也不会卑微地求助媒体发“表扬稿”或撤“批评信”,在双方之间寻找契合点,这是公关的最高境界。
“教育客户”是Grace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她经常跟客户表示,出了负面新闻不要怕,只要能在第一时间与媒体取得联系,首先证实真伪,其次全力沟通,让客户在第一时间能对真实、公正的负面新闻做出大众接受有效的回应,而不是想尽办法掩盖事实甚至干预媒体,这才是危机公关的意义。
八面玲珑
不只是联络员那么简单
“情商”二字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经常有人把Grace做的媒介工作理解成对接媒体的联络员,认为其内容就是邀请媒体参加活动或新闻发布会。然而没有人知道,她会在接触每一个记者或编辑之前,搜索他(她)过去所写过的报道,看他(她)感兴趣的书,甚至关注对方的微博,从一个“人”的角度去了解一个媒体人,而不只是在有工作需要的时候才硬生生地打电话过去。
一位主编在微博里提到过自己非常想买内地买不到的《晚年周恩来》一书,Grace会在对方生日时送上自己费尽心力、网络“翻墙”找到的该书电子版,自费打印装订成册送给对方。甚至是一些记者的生日、结婚、生子等个人事项,Grace都时时跟进放在心上。她说,这么做不是为了企图左右记者,她只是希望她的努力能让自己服务的客户能更有效地实现和媒体的沟通。
有时客户的认可不是来自通篇褒奖的新闻通告,而是来自尽心尽力的公关工作。说起一次邀请30多家媒体记者去上海参加某客户发布会,北京突降大雪,所有航班取消,30多家媒体记者滞留机场,大家等着Grace一句话。不去,各回各家;去,怎么去?Grace坚定地说,一定要去。她一面和所有记者沟通改坐高铁,一面调动各种关系买到了所有人的火车票。随即,带着30多家媒体记者坐机场快轨再换地铁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全员抵达上海,Grace的上海客户惊讶地看着来自北京的30多家媒体记者,给了Grace一个大大的拥抱。
优秀公关
不谈发稿谈选题
尽管不断有媒体曝出新闻欺诈的丑闻,Grace也坦言她从业这么多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编辑、记者,但毕竟主流媒体的记者还是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的。她尊重这样的人。所以更多的时候,她不会拿着通告简单粗暴地让媒体帮忙发表,而是站在记者的角度,了解对方最近想做哪方面的选题,配合记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这个时候,你和媒体的关系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你用对方接受的方式实现了公关效果。”客户的需求是永远没办法填满的,在“教育客户”的同时,她用辅助记者做调查研究的方式缩小客户的心理落差。
用心的付出,换来的是真诚相待。今年6月,Grace的父亲病重,常年工作认识的大量媒体记者,纷纷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和工作无关,这样的关心让她觉得很满足。
记者手记
这工作不是谁都可以胜任
满脸带着笑意的Grace语速明快而声音清脆。常年的公关工作,让她面对记者并不紧张,甚至游刃有余。只有说到过去工作中遭遇的瓶颈,钻进“每天看人脸色”的牛角尖里走不出来时,眼神里才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对于外界对公关行业工作人员的误解和微词,Grace显得坦然而平静。用她的话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三教九流、从业者素质有高有低的。现在的她面对刚入行的新人,说得最多的不是这个工作有多让人期待,而是告诉他们,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很难做的工作,不是谁都可以胜任,所以你能把它做好才能让人信服。
来源:中国公关网
作者:王晓然
原创文章,作者:杜晟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