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产品”的传统媒体,要学会产品资产化
现在很多媒体都声称要“内容产品化”,“用产品思维做内容”,不过,到底做产品和做内容有啥区别,我的看法是很多人都未必能真明白。这个差别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在于,嗯,假设你的确用产品思维做内容了,把内容产品化了,这就够了吗?
做得非常好,又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其实永远是少数。非常市场化的公司都不见得能做出多少优秀产品来,更何况半路出家匆忙转型的传统媒体。所以不要指望做出特别优秀的东西。另外一个极端,做得非常烂,几乎没有任何用户的产品,其实也是少数,媒体内部也不都是蠢蛋,主事者也会找一些外脑参谋合计,极烂的产品根本不值得继续再做的,事实上,也不多见。
大多数产品属于中不溜秋,说好好不到哪里,说坏也总能找到几个理由几个指标来证明它不是那么坏。上不上下不下,怎么办?而对于很多正在努力转型的传统媒体来说,这恐怕是极其常见的状态。
我曾见过一个央级媒体的内部孵化产品列表,数目众多,随机挑选了一个移动类产品下载体验一下,你说它完全不行吧,倒也未必;但要说很好吧,谈不上。就这么僵在那里,半死不活。
通常“半死不活”之后就是逐步死亡。传统媒体做产品有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一开始众志成城,口号喊得震天响,愿景给得非常好,老大们说给主事者说:集团内部,你要什么人我都给你,我要什么资源我都配合你。刚开始总是特别支持,然后随着产品出炉,市场反响一般,老大们不是说不支持了,而是很显然不像以前那么支持了,更多的配合部门也开始吊儿郎当,想要的人自己也不会来了。
对于中国传统媒体来说,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老大们向上也是扛KPI的,大头收入依然来自于存量,你这个增量部分,看看起色不大,基本上就撒手不管,再找一个新方向,前面的流程再来一遍(这次是另外一套人马),这个半死不活的东西,随着后台的支持力度降低,最后归寂为一个“零”字——这通常是下一届老大们干的事,关闭它造成的损失反正是前任领导干的。
那么,到底要怎样实现产品资产化?产品资产化包括两个步骤:
1、为产品设立公司,最起码要是事业部制,最好是公司制。
2、引入外部投资,用外部投资的方式来确定产品估值,并为以后的投资、买卖打下基础。
公司制不等于员工就要持股——这一环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国有媒体很难越过这个槛。但公司制的好处在于:有固定的资金预算,有固定的人员劳动关系,还有主事者较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设立独立的薪酬体系。这和内部搞一个部门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国有媒体都尝试过内部创业大赛,并试图孵化一些项目,做公司制是最好的选项。但接下来的这一步——引入外部资本——却很少能做到位。我个人对上海报业集团实施界面、澎湃项目一直保持关注的原因在于,它引入了外部资本力量,包括外部国有资本和外部市场化资本。
我曾经和西部一家媒体的新媒体公司负责人交流中提到类似的事,在他看来,这种操作手法在他们媒体里可操作性很低,因为他们媒体集团有一个投资基金。媒体集团的领导们会认为你缺钱我可以给你投入,为什么要到市场上去筹资呢?然而,能用别人的钱办事是最有效率的,自己的钱可以投入到其它地方去。更重要的事是,只有引入市场化的资本,才能让这个项目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去抢夺市场。
是的,孵化这个做法其实并不好,孵化是一种很重的投资方式,国内即便如创新工场都未必能完全讨好去。而媒体集团们更应该把自己视为投资者的角色:天使也好,VC也罢,并联合外部资本力量共同运作。而具体的产品呢?可能是内部孕育而生,也有可能就是外部项目。
产品资产化的重要核心要义在于产权得以清晰,产权得以清晰,就可以买卖。市场经济下没有不能交易的产品,无非就是价格而已。而内部设立部门做某个产品,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产品资产化,是资产证券化的前置条件,这一步迈不开,媒体就很难和资本结合壮大自己并掌握资本,后面的道路就会异常艰难。
来源:钛媒体
作者:魏武挥
原创文章,作者:杜晟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