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晓松和夕又米的“离婚声明”,看企业如何写“媒体声明”?
最近,高晓松的离婚声明,及其前妻夕又米的《我不是高晓松娇妻,我是夕又米》,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子里传播盛广。我个人很喜欢这两篇文章。读后,不禁感慨,高晓松离个婚都能离地如此诗意和启迪人心智。
众所周知,“离婚”对于明星个体,及和明星有关联的机构,是危机事件。出于职业习惯,想分析分析:高晓松和夕又米的这两份声明,为何能让公众理智接受离婚的事实,并得到祝福?还有,排除双方的“明星元素”,声明为何能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媒体声明,由谁发声?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声明几乎千篇一律地由企业,以官方姿态发出。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它们的媒体声明经历了各业务部门的反复推敲、法务部门的咬文嚼字。层层洗练后的“媒体声明”,通常严肃、乏味,最让受众心里不舒服的是:高高在上。
社会化媒体时代,话语权的掌控体系正在坍塌,人们更偏向情感化阅读,即读有个人色彩、特性,带点主观性的文章。仇勇老师最近做客搜狐IT,做了题为:“我们还能为你制作新闻吗?”的报告;他其中就说到:“我们看了很多钛媒体、36氪上的文章,大家投稿,因为本来不是记者写的,直接上来就说我怎么怎么样,我认为怎么怎么样,或者我前两天见了谁谁谁,我前两天写了什么文章,大量这样的文章。而这种文章现在大家很接受,不是那种端着去写作。”
高晓松、夕又米的离婚声明为什么“好看”、“耐读”?因为是以高晓松“第一人称”的表述发出的,它能产生情感共鸣!
我知道有企业马上反驳:我们总不能以企业某个个体员工的身份发出媒体声明吧?为什么不行呢?!这就是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处理危机公关的趋势啊。
以下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
今年2月,当当网CEO李国庆发微博,吐槽4G资费太高,引来众网友转发评论:
@当当网李国庆:“移动公司的4G资费出台了,今天看了一眼,40元包300M流量,按照他吹牛B的话每秒百兆的速率,这个套餐3秒就用完了,3秒40元,一分钟800元,一个小时4万8千元。如果哪天晚上万一忘了关闭网络链接的话,等你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tm的快成中国移动公司的了! 应了移动那句名言:移动改变生活!”
这条微博在网上迅速传为“佳话”时,中国移动并没有高姿态、眼中无人地发媒体声明,而是请中国移动市场部负责人陆总亲自回应李国庆,文笔谦卑、幽默。大家细细体味。
例子二:
前几天,和一位在航空公司负责宣传的朋友聊天。他苦闷地诉说:现在旅客,还有一些意见领袖,都不理解航空公司遭遇的晚点、被迫返航等境况,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一抱怨,就引来众人围观。大家的同情立场都一边倒,偏向乘客。
我说,这个你要理解,因为航空公司在大多数人心中还属“高大上”的企业,更何况当“企业VS个人”时,公众大多会偏向个人。
我又问,为什么航空公司在遭遇这些由社交媒体引发的危机时,不能请机长或其它空乘人员发表“媒体声明”呢?比如出于安全的缘故,飞机被迫返航。大多乘客不理解,也不满。那么,就让当次航班的机长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篇“媒体声明”,以权威、专业、贴心的视角告诉乘客:为什么返航?在返航过程中,机长“我”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声明”,受众一定乐于阅读和自发传播。
所以,社会化媒体时代,由企业的员工个体发出“媒体声明”,是可实现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场景)。道理很简单:这个时代本身就因社会化媒体的层出不穷,信息百花齐放。权威一统天下已一去不复返。
有温度的媒体声明
高晓松的文字简练又厚重,夕又米的文字直白又动情。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企业负责危机公关的人有高晓松的文字修养;但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体声明还是有点温度吧,写“有温度的文字”。这点和上一点是一脉相承的。
这点无需赘言,好好咀嚼高晓松写的这几句话吧:
“感谢双方亲朋好友多年来的厚爱,感谢媒体朋友和双方粉丝的关怀,感谢时光于流逝中的恩宠,感谢成长与回望,感谢缘分,感谢信仰。”
“聚散自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媒体声明故事化
夕又米的“媒体声明”为什么引发大量转发?因为她讲述了一个“从娇妻到女汉子”的蜕变过程,多么励志的故事啊!谁不愿意读如此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呢?
其实,企业的“媒体声明”也是可以故事化的。前几天,我还在想一个问题:危机公关的意义是什么?是替业务部门堵抢眼?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是息事宁人吗?绝不是!危机公关的所有意义是:转为危机。这有两个层面:第一,企业领导层能从危机中汲取教训,改进企业的整体运作。第二,声誉的涅槃重生。
我也发现,不少企业遭遇危机后,草草发表一个媒体声明,敷衍了事,就再也没有后续文章了。企业为什么不能以“故事化”的手法,把如何改进写成文章或拍成微电影呢?就如夕又米在遭遇离婚危机后,自己是怎么从痛苦中摆脱,投入自己的事业中?
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置若罔闻。
作者:小圈梨
原创文章,作者:小圈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