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自媒体大爆炸:程苓峰云科技2个月13万的试验

自媒体大爆炸:程苓峰云科技2个月13万的试验

一夜之间,程苓峰又成了名人。

他第一次出名,是在2006年。一篇《生于80年代》的激扬文字,让“80后”成为近年来最深入人心的商业及社会学概念之一。

上一次出名,是在2012年8月,还担任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的程苓峰,发布微博宣布离职迁居南方小镇,“我选择不打工、不创业,专心做个人媒体,关注互联网。通过微博和各媒体专栏发布信息,通过稿费和咨询获取收入。”

几个月后,程苓峰把微博里的话变成了现实。更靠谱的是,他为其他也准备做“自媒体”,但苦于没有盈利模式的同行指点了一条明路:卖广告。

1月25日,程苓峰对外宣布:以他为主笔的自媒体“云科技”推出微信广告,报价每天1万,或是每3天5万,向中国乃至全球业界开售。此后不到2个月,他就做了10单生意,入账13万。

一时间群情汹涌。羡慕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跃跃欲试者有之,嘲讽批判者也有之。但无论如何,本已受人关注的自媒体变革,因为程苓峰的吃螃蟹,落到了更强的聚光灯下。

在这个公众影响力已随移动互联网转移的时代,“峰哥”其实只是自媒体崛起大背景的折射焦点,更多的传媒变革,或已行至半途,或正蓄势待发。

自媒体变革

什么是自媒体?

现在,似乎还没有一个通行的定义。

如果用通俗的字面解释,它或许可以被理解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媒体。如果放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那些不在报馆供职,却屡屡以犀利文笔见名于纸上的文豪墨客,其实也可以被恭为自媒体的先祖,比如鲁迅先生。

不过,如果用一个相对狭义的限定,自媒体最初还是起源于互联网。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一些程序员尝试在互联网上张贴自己的日记,用以交流彼此的技术心得与生活爱好。很快,博客(blog)网站随之出现,并逐渐演化为多媒体形式的播客(视频分享)、短文字方便手机发布的微博,基于即时通讯账号,便于朋友圈传播的微信等各种形式。

在此过程中,一个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影响力模式逐渐发展成型。

在此之前,无论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杂志,媒体都是单向的传播方式,媒体写什么、播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听什么。

但在互联网上,便捷的双向信息传递,让人们开始逐渐能以网民身份,在新闻网站与论坛中评论、甚至参与干预公共事务。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更加成为了真正独立的话题中心。

“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时尚小报;如果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份海报;如果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家杂志;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地方性报纸;当粉丝数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如果有1000万个粉丝,你就像电视播音员一样,可以很容易地让全国人民听到自己的声音。”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他的书作《微博:改变一切》中如此形容。确实,在移动互联网创造的开放平台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摆脱传统媒体的方式束缚,以自己的观点尽情释放,很多公众人物与意见领袖也由此成为新的影响力中心。

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布,更是如一夜东风来,以由朋友圈构成的有效传播链,让自媒体的外部条件更加充分。

媒体人蠢蠢欲动

有了程苓峰的成功案例在前,传媒人们开始坐不住了。

比如央视的知名主持人王凯,3月15日也宣布辞职。坊间消息称,他就正打算自己创业,做自媒体。

这并不是唯一的案例。事实上,很多媒体人都已经加快了刷新微博的频率,并在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公众账号。

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即使是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依然有着自身独有的优势,因为他们拥有相对常人更敏锐的新闻热点嗅觉,更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更丰富的新闻人脉资源,以及更优秀的写作文笔或制作能力。

而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发布流程快、工作效率高、言论空间大,内容篇幅也不受限制,就如同新开了一块天地,稿件不用担心被编辑删改,不用担心被主编枪毙,不用担心被厂商关系公关撤稿,我的地盘从此由我做主。

“个人媒体的区别,说白了就是报纸、周刊、杂志的区别。为什么一个人在这个地方有优势?是因为你不受局限的、不受制衡的。”程苓峰说,“杂志是一个月一期,而你可以每天把你的结果发送给你的读者,所以我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优势。”

不过,对绝大多数的自媒体来说,短时间内聚合大量的订阅,如云科技这样形成规模影响力,显然并非易事。于是,借助第三方的平台逐渐扩大影响力,正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过渡办法。

这也成为虎嗅、钛媒体、pingwest、爱范儿、36氪等平台网站的千载良机。

比如,与Twitter的创始人Jack Dorsey同一年出生,曾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工作12年的李岷,2012年辞去该刊执行总编辑职务,创办“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虎嗅网,上线两个月便获得浙报集团传媒梦工场数百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而钛媒体、pingwest、爱范儿、36氪等网站,也大都是由成功的前媒体人创办,而且不论关注行业资讯、深度解剖还是新品推介,这些平台都已成为了自媒体写手们的汇集之地。

此外,由行业圈子组成的联盟式发展,也有可能成为另一条路径。

一个例子是,2年前,一些IT行业的记者因为兴趣,成立了一个名为“山寨发布会”的小范围交流圈,并逐渐扩张为汇聚了国内绝大多数主流IT记者的交流平台。而就在近期,一个同名的微信公众号已悄然建立,而为它提供内容的,正是这个圈子内的众多记者。

商业化能否持续?

现在的问题在于,自媒体已经风起云涌,但它能否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仍然存在争议。

乐观者如程苓峰,认为这条路前景已经可期。

“个人媒体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微博、微信这些社会化媒体前所未有地让个人直接获得自己的用户,而且能帮助好内容扩大10倍、100倍的传播。”程苓峰认为,传播力的增加,能带动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向这个新领域转移,即使转移的数量有限,也已经足以养活一定规模的自媒体人。

“假设一个自媒体人一年有10万收入,那么 2000万可以养活200个人,而这,仅仅只是腾讯一家公司一年400亿总收入的1/2000。”程苓峰认为。

不过,也有质疑者认为,程苓峰的“销售业绩”更多是在于第一块试验田带来的聚光效应,以及他个人的人脉资源,但并非可以推而广之的可持续模式。一旦自媒体如杂草般快速出现生长,公众会很快陷入新闻疲劳,行业内也会因为争夺商业化资源争夺陷入红海。

一个被引用的反例是,早在博客时代,自媒体就已不乏商业化尝试,很多博客主甚至博客平台都曾试图将博客的公众影响力变现为广告收入,并进行分成,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此外,也有人认为,除了传统的媒体路径,自媒体或许还会有其他的转型路径,“就目前而言,整个自媒体还处于试错期,有待实践来检验,说成功与不成功都为时过早。”

不过,不论这些尝试能否成功,这些转变都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传媒产业转型更进一步的磅礴动力。

在此之前,以互联网站、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让传统媒体如履薄冰,已经有不少媒体淘汰消亡,其他尚存的也都在加紧步伐转型。

而现在,一个有意思的新变化是,大量媒体本身,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并与新媒体平台们展开了日趋紧密的合作。显然,自媒体的变革,已让传统媒体们压力倍增。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原创文章,作者:王琪,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5261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