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已来临
每次谈及新媒体,总有一大帮人会说,用户口味怎么变化了,用户习惯怎么改了,用户获取信息渠道怎么换了,连公关玩法怎么变了都有人讨论。
却鲜有人说起,转型中的传统媒体人要怎么办,拿老命陪转型失败的东家一起垫背?新人眼看已经享受过传统媒体红利的老人荣休而自己坐等裁员?
传统媒体人中的自由大脑,铁定是留不住了。而自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人也好、对于行业的探索者也好、对于有洞见者也好,或将是眼下最好的出路。
媒体人的思变浪潮,前所未有的强烈
新媒体会让人上瘾,一旦接触,欲罢不能。
近日碰到三个媒体朋友,都是被新媒体勾去了魂。
A君,十年前是北京某都市报的新媒体总监,负责手机报和网站,虽广告销售收益只占报社小头,但感到势头猛涨,必是趋势。A希望扩大报社资源投入,无果,只因这是锦上添花之物,没有扩大的动力,数月后,他跳槽至电子商务业,如今已成业界大拿。
B君,超年轻的财经媒体编委级人物,认为传统媒体的制度已经过气,如明明200字是独家内容,记者硬是要强行掰成千字长文,只因媒体按字数给奖金。B试图自上而下推动新媒体机制改革,发现传统媒体负担过于巨大,已成难以转身的庞大怪物,不得不离开。
C君,小记者,数月前开始在网上写文章,情绪强烈,观点鲜明,反响不错。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网友对他的内容给出观点、分析和线索补充,其他媒体人进行解读和反驳,C得到了信息的完善和是否要写下去的判断,这一个全新的流程让他摆脱了传统媒体闭门造车的困境,爽快至极。近日,C选择了去新媒体机构。
从老到少的媒体人,因为资源不够、因为制度难改、因为采编新体验,在接触到新媒体后,都心甘情愿成了其门下走狗。
我最近在北京接触了许多媒体人,但凡脑筋活络点的,都在考虑转型的问题。这股变则思动潮,在今年是前所未有的猛烈。
传统媒体真的留不住人了。
脱开护身宝甲,不能只有一副小身板
媒体人对自身的恐慌感,可能来自于拔高了自己、也拉低了自己的东家招牌。
拿我自己来说,报社前辈曾屡屡教导:你以为你是谁,要是没有顶着报社的抬头,到外面谁理你。
领导的原意是让我安心做记者,每天想着在版面上玩出花来,但这一番话,实际上让我更慌张。
1:是啊,没了东家这个大牌子,我一无所长,上不了厅堂下不了厨房,手无缚鸡之力空有复制黏贴之能,只懂成为打字员不知自我思考,就这么混下去,以后给人当秘书都怕没人要。
2:是啊,要不是有了东家这个牌子,才会有那么多业界大牛社区大妈愿意和你聊两句。要是每次见人开口的“我是***报的潘越飞”被掐掉了前半部分,谁理我。要是我离职,手机里那3000多个联系人,九成九会因为没有了宣传利用价值而冷得搭理我。
3:是啊,当年我一个刚毕业的小毛孩,连浙江一共有多少高校都报不出来,居然写了篇教育体制改革的文章能被刊登,不是因为我有多专业,而是因为东家赏我口饭吃啊。
4:是啊,我每天都能写点新潮app玩法、创业人的故事、行业的动态,不是因为我真有那么话唠,而是每天东家的版面空在那里,非填满不可啊。
5:是啊,我每次判断一则资讯的好与坏、写多与写少,不是我的个人意志所决定,而是东家的集体意志在远程控制。对李天一一事要抱什么观点,我不知道,只有东家知道。
6:是啊,不少同行是靠跑会车马费养家糊口的,已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极客,却要去洋洋洒洒写一篇谷歌眼镜的深度报道,只因这个互联网圈的热门,为了不漏稿才写。至于他们围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其实永远都是最近有啥好吃的。
7:是啊,真正的业界专家,自有其分析逻辑,每次我采访完,却硬生生要改成一句话说完,把整个分析过程弄得隔靴搔痒,我居然还敢洋洋得意,自诩抓住重点,愚蠢之极。
8:是啊,我是靠着东家的招牌才能每天吃到食堂的狮子头,但是眼睁睁看着东家的招牌越来越不吃香了,我如果依然浑浑噩噩做个低级打字员,必然成为一起垫背的小螺丝钉。
这种恐慌,每每想起,总是一身冷汗。
粉丝圈,因微博而起,因微信而盛
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哪条是正确的说不清。
能说清的,恐怕只有一句话:自媒体在兴起。
一位全球五百强的中华区高层说,今年,他们首次在市场费用清单中加入了自媒体。他的判断如下:
1:自媒体是一种情绪鲜明、有血有肉、有粉丝群的表现形式。自媒体人,或者说意见领袖对粉丝的影响力,比机构的影响力渗透得更深,二次传播的能量更强。
2:高手在民间,统一的声音告知大众已经过去。虽然传媒机构试着发出独特的声音,但是船大难调头,一个机构的决策者永远是少数的个人,声音总是单调的。
3:传媒机构的公信力正在被瓦解。当年说起网络新闻,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假的,现在没人再这么说了。相比之下,虽然自媒体更容易成为谣言与偏激观点的源头,但也更容易被网民去净化,比起传媒机构发个道歉信都要一再打报告、即使发布也是遮遮掩掩的玩法,自媒体的公信力崛起更快。
4:新技术,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让自媒体的影响力被社交化,1000个订阅者的微信公众号,其价值远高于以前10万点击量的博客。当年的博客更像是帖子的集合,体态臃肿而且互动体验很差,没有粉丝圈的氛围。粉丝圈文化因微博而起,因微信而盛。
七个制约自媒体发展的难题,需要你的智慧
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自媒体的行列,纷纷在微信上开设公共账号,其中有真正关注行业的媒体人、有资深的业内人士、有犀利有趣的玩家。几乎每一天,我就会看到朋友圈里又多了一个开通公众账号的朋友。
但我和几个朋友也在讨论,自媒体是不是会碰到瓶颈。
1:影响力无法被量化。我影响了有影响力的人,他又影响了别人,这个无法被量化。这使得广告主只能简单看你的粉丝量,看你文章的数量,但实际上自媒体的影响力在无法测量的二次传播上更有价值,但这个过程很感性。可以肯定的,自媒体的价值绝对不是CPM、CPT、CPS这样粗陋的数字,而是按影响力来计算。
2:养活自媒体人的最简单方法,是付费阅读,让用户来为内容买单。许维前不久就提出这个观点,在技术上,只要微信和财付通打通,倒也不难。难在用户习惯,已经有人做过试验,付费阅读的转化率仅为0.1%,远低于电商2%-5%的平均转化率。
3:后付费市场,是件太过专业的活。就如乐嘉一本书赚不了多少钱,但是运营商找他做一次演讲就要几十万,这个过程中,包括个人写作、品牌包装、资源整合、商务洽谈多个环节,没有一个团队围绕一个自媒体人服务的话,根本玩不转。这样的情况,又使得人人写出好文章的门槛大大提高,毕竟长相歪瓜裂枣的人,哪怕再也才,也不会有金主愿意包装他。
4:广告主直接投放,这是程苓峰少数的个人,或者自媒体联盟才能玩转的方式,且不论展现形式上是否满足广告主的需求,仅是广告会否影响内容一事,我就比较悲观。
5:自媒体背后只能或者说终究是个人,总有才尽人亡的时候,那时候怎么办,越写越水?那么粉丝会选择抛弃。就媒体概念来说,始终脱离不出公信力的概念,而公信力品牌的打造,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是你才尽人亡却一无所获的时候,那就亏大了。
6:自媒体必是鱼龙混杂之地,如何筛选?靠微信等平台的话,只能解决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取向问题。靠用户自主的话,《乌合之众》一书恐怕大家也都看过。靠规则的话,难道学习9158,让大家花钱买鲜花来顶文章排行榜么,估计到时候最开心的是刷榜公司了。靠传媒机构的话,很容易因为时间而产生新的壁垒,拒绝了下一波的自由大脑。
7:当你看到我的文章出现在zaker上时,更多人记住的其实是这个渠道品牌,正如当年报纸的内容养大了新浪的品牌一样。历史上也是如此,再牛的个体,最终汇聚成一个机构时,影响力绝对超过1+1=2的简单叠加,而多数个体的影响力则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机构也有机构做事的好处,至少类似于富士康员工问题的调查,很难是个体去做记录,只适合个体去做评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边界,这在中国国情下难以被打破。新的自媒体平台,应该和自媒体保持怎样的亲疏、利益、合作关系,暂无成功案例。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自媒体人群不死,但单个自媒体人会隐退。
这七个问题,我们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有待更多的民间高手来解决。
靠谱的自媒体:说人话、接地气、有标签
自媒体虽然道阻且长,但终究会有一批脱颖而出。
以我目前看到的情势,估计靠谱的自媒体会有这样的特点:
1:说人话是最重要的。在大家眼中,自媒体背后是活生生的人,该有七情六欲,该有快意恩仇,该有悲喜交集。前段时间我写三线小镇的数字生活一文,网上有人连文章都不仔细看,直接写个三线城市的数字生活来反驳,把我气得啊,乘着酒劲狠狠吐了次槽,气量之狭小,睚眦之必报,真让我点击发送后冒出一身冷汗,担心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猛减一半。结果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回复高峰,各位粉丝纷纷帮腔,直言“就该有点性格”,有粉丝说“以前我以为这个账号只是发发文章的,现在才感觉到背后是个人。”
2:接地气是最难的活。生搬硬套点概念,复制黏贴一些观点的玩法,很容易被戳穿。我看到最近有不少人硬捧某看涨市场的观点,明显内容是毫无实践经验的人东拼西凑弄出来的,为观点而观点,为出挑而出挑,结果引来一片叫骂声。
3:有标签这个概念。这来自一位出版社朋友。这位朋友说,世道浮躁,不贴个好标签难以纵横江湖。曾有作者自诩职场达人,但市场反应平淡,改成情感奶爸后,身价猛增。也有作者本是大机构的创始人,试图以成功者形象自卖自夸,应者寥寥,换上青年导师后,名利双收。目前,在微信公众号中,以分析搜索市场见长的鬼脚七(taobaoguijiaoqi),以微信创业见长的青龙老贼(Z_talk),以互联网公知形象闻名的王冠雄(wang-guanxiong)等,都在无意中走了这条正确的路。
乱世,当出自媒体
邵飘萍等一批媒体人博得大名,甚至出现猛人梁启超,一个人做出了N个媒体,媒体史上屈指可数,与其身处乱世有关。
随后的太平盛世,再难出现有同样影响力的媒体人了,
移动浪潮兴起,就是一个新的乱世。
网易云音乐,正在力推大牌音乐人的私房歌单,这将瓦解传统音乐排行榜;
豆瓣阅读已经出现月入两三万的作者,这将冲击中短篇文章市场;
微信公众账号,扁平化的传播结构和高质量的粉丝互动,正在印证“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的正确性。
虎嗅、创业家、雷锋网等科技自媒体平台,已经让不少作者靠文章觅得新工作;
《晓说》这样的视频脱口秀,硬生生让一个过气明星重新回到了巅峰状态。
好吧,我想说,其实我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个C君,10天前从一个传统报纸记者,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机构,选择了做自媒体。我不想再依赖版面混日,我想发出真正的观点,给出内心的思考,抛掉传统的身份,得到大家直接的反应
渺小的我,也许是先驱,也许是先烈,但我至少现在可以很假装潇洒地说一句:兄弟们,小的先走一步咯。因为,我和许多自媒体的先行者一样,坚定地认为,自媒体是这一波的浪潮。
对于新媒体产业来说,靠规模经济(对媒体来说,就是简单的流量、点击率、粉丝数、订阅量、开机率等)已经是工业时代的过气玩法了;最新的方向是范围经济,即满足某个特定人群的需求,在电商领域就有裂帛和阿芙精油两个典型案例,与自媒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一波的浪潮,总有一部分利益获得者,总有一部分空手而归者。只是这一波浪潮,来得更急,造星的覆盖面更大,不容错过。
来源:虎啸网
原创文章,作者:王琪,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