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关及社交媒体的六个预言
近日有作者撰文预测2013年美国的公关和社交媒体趋势。编者把这六个预言分享给大家,将之与中国情况对比并稍加点评。
1. LinkedIn将成为新的Facebook。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使用LinkedIn来监测对话、与消费者和影响者建立联系。LinkedIn上的一些新功能比如“endorse”功能(有点像Facebook上的“赞”),以及新的档案和公司页,也愈加鼓励用户花更多时间在此建立个人品牌。公司用户特别是B2B领域将逐渐意识到LinkedIn的营销潜力。由于LinkedIn上越来越多的活动和内容,记者们也将增加使用这个平台的时间来搜索和发现新闻或爆料。
点评:中国没有Facebook,而中国版的Facebook也已过了当年的迅猛势头,所以这样的比较在中国不适用。但可以肯定的是,LinkedIn在企业精准服务方面的突破,让中国的类LinkedIn服务赶上还需时日。另外,对于记者用此平台来发现爆料这一趋势,编者认为也尚不明朗。各位记者君,你们怎么看?
2. 政府也玩社交媒体。2012美国大选显然破了Twitter的记录。最近的例子是以色列国防军与哈马斯用Twitter向国际官员和公众交流中东的冲突情况。公众对政府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从地方到国家级的官员将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与公众保持联系。社交媒体对于政治对话方面的促进将在2013年有显著增长。
点评:我们也看到中国近年微博在推动对话和增加透明度方面起的积极作用,政府和官员微博纷纷开通,各种反腐事件经由微博爆料(你懂的)。2013年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拭目以待。
3. 记者的声誉将被考验。博客、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增加了网络新闻的数量和传播的速度,但牺牲的却是新闻报道的责任感。错误信息、谣言会被迅速传播并引起激烈的社会反应,新闻机构为求速度而牺牲准确性(CNN和福克斯对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医改法的乌龙报道)。无冕之王的声誉可能因此受损,而被海量信息所淹没的消费者们在2013年将对新闻报道有更高的期望。
点评:东航“抽烟门”事件仍是雾里看花,大家各执一词。为抢第一手而忽略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这种错误看来全球记者们都会犯。但是据编者接触过的一些记者反馈,他们经历了2010和2011的微博热潮,现在对在微博里找爆料也比较谨慎了。或许这是2013中美趋势的小小不同?
4. 公关融入移动。在新媒体大潮中,公关人士们学会了撰写抓人眼球的邮件标题以及用140个字表达清楚一件事情。下一步,他们需继续学习如何制作手机适用的内容,因为千百万的消费者和记者们已把移动终端作为主要的新闻阅读工具。新闻集团的iPad报纸Daily倒闭的消息告诉我们,不能只把移动新闻阅读当做一个概念,而是应该制作能在正确时间到达正确受众的内容。
点评:这是众望所归的大趋势。编者表示完全认同。
5. 用图片讲故事。信息图、图片分享、视觉故事法,这些元素的流行将促使公关人士和客户用视觉方式来传播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内容市场中生存。一个报告显示,8月份智能手机用户在Instagram上花的时间首次超过了Twitter。这预示着未来的内容愈加倾向于使用更多视觉元素。正如一句老话所说,“一张图胜过一千个词”。
点评:Bingo!编者已亲历了用图片讲出来的故事更易被分享。美通社去年的一个数据也显示,新闻稿中使用图片内容能使新闻稿的点击量增加14%。2013,让全球都迎来读图时代吧。
6. 公关将引领社交媒体战场。关于公司里哪个职能或部门“拥有”社交媒体,这个问题已经不新鲜了。公关、市场、品牌、广告,以及客服(或许还包括更多部门)都是这场游戏中的成员。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社交媒体对声誉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以及股东们对公司治理的要求。他们向公关人士寻求帮助。公关人在管理公司和公众对话方面着长期的经验,将在社交媒体上变为创新者,提供有价值的传播建议,并在实践中为公司赢得直接收益。
点评:这是从发掘社交媒体中蕴藏的商机和潜伏的危机的角度而言。基于这两个角度,编者也认同社交媒体为公关人士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由美通社编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链接至http://www.prnasia.com/blog/six-prophecies-of-public-relations-and-social-media-in-2013.html
原创文章,作者:赛琳娜•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