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闻稿,总是长得大同小异?
创作企业新闻稿,资深传播人早已信手拈来:拆分新闻事件六要素5W1H(Who、Where、When、What、Why and How),然后有逻辑地组织这些要素,构建出一篇简洁清晰的新闻稿件。
这当然没问题,这是创作新闻稿的基础与圭臬。
但我们还是想提出一个更有趣的问题,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玩法可能呢?就好比企业的新闻信息5W1H是“食材”,最终产出的新闻稿是一盘菜,那么如何通过不同的烹饪手法,将同样的食材制造出不同的美味?
这个议题在今天看来,是一个非常有必要聊聊的话题。
首先特别典型的问题是,企业新闻稿在“5W1H”的指导思路下,往往会形成惯性思维,最后造成一种套路化或模板式的创作。
今天我们对比很多企业的新闻稿,无论和同类新闻去做横向对比,还是与企业以往发布的新闻稿做纵向对比,虽然内容信息不同,但文章逻辑与结构看起来总是似曾相识。久而久之,新闻稿也就越写越单调,越来越乏味。
其次从整个大的传播环境来看,随着线下活动等新闻事件减少,企业常常会陷入到传播“空窗期”,此时就应该考虑将核心新闻内容,通过二次创作、多角度撰写,来增加企业在同一新闻事件中的不同沟通角度。
再来,企业新闻稿的受众吸引度,往往针对的是企业利益相关人群,受众相对精准且垂直。但是企业传播可触达的潜在受众范围很广,他们不仅仅是投资者、产品用户、供应链上下游、经销商,也是不同的媒体与记者,包括这些媒体的读者们。而要吸引不同的媒体与记者,就要注意他们往往有不同的内容偏好,所以就要尝试撰写不同角度的新闻稿来丰富触角与影响力。
此外,一稿多角度撰写,不仅利于创造更多媒体报道机会,也能有效提升企业新闻在搜索引擎的表现。最后回到内核,做到一稿多写,多面沟通、丰富触达的成绩,也可以体现专业传播人的价值。
从这几个原因来看,一稿多写,值得尝试。
-
高信任度
-
企业日记
-
搜索引擎
-
请不要认为一稿多写,就是放弃基础、全面、综述性的新闻稿,而是在其基础上寻找不同角度,丰富沟通内容; -
请不要只是改一改标题。内文如果原封不动,这样就等同只做了表面功夫,会造成重复发表、浪费资源; -
请不要对记者提供同一事件的多篇稿件,增加他们的审稿时间,而是提前了解记者的内容偏好,直接提供最可能吸引他的内容,才能有效增加赢得媒体。
您也可以关注“美通说传播”的公众号:prnewswire
原创文章,作者:凯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2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