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曼:中国国民对公共机构信任程度全球第一,企业如何“因信而兴”?
导语:孔子云:“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可见“信”在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在爱德曼2018信任报告中显示,中国国民对公共机构信任程度全球第一,那么,这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又要如何抓住这个全球第一,做到“业因信而兴”呢?
美国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22日发布《2018年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2018 Edelman Trust Barometer)报告。对全球3.3万名民众针对本国政府、企业、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调查显示,美国出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美国人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度下跌9个百分点,跌至43%。爱德曼国际公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爱德曼指出,这是首次出现非经济危机或大型灾难所导致的信任度大幅下滑。
然而在天平的另一端,中国国民对公共机构信任程度全球最高,总体信任度上升7个百分点,达到74%的历史最高点。此外,中国受访者对政府(84%)、企业(74%)媒体(71%)的信任度较高,而对非政府组织(66%)的信任度较低。
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对于政府及国家媒体的信任度不断提高。随着阿里巴巴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扩张到国外,对于企业的信任度也在提高。
报告还调查了全球读者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变化。在开展调查的28个国家中,59%的受访者现在信任传统媒体,高于一年前的54%;对社交媒体的信任则从一年前的53%降至51%。这个结果似乎表明,与网络平台相比,专业媒体都被视为更可靠的信息来源。更有一些人认为,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虽然我们的交际网变得更加宽广了,但同时也变得更肤浅了。
传播人士和媒体人士认为事实是否如此呢?
爱德曼英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德·威廉姆斯表示,互联网上虽然涌现了大量信息,但其深度出现了倒退。当我们考虑21世纪要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时,我们应该担心自己的国民正在变成只会速览新闻、甚至完全不看新闻的人。
作为传统媒体,《赫芬顿邮报》近日宣布关闭其未付费博客平台,Facebook则计划要求用户按照可信度对新闻来源进行排序。这两条消息都展示出对传统新闻不加掩饰的偏好。这意味着,与不加辨别地阅读各种消息相比,特定新闻机构的内容更符合读者的需求和利益。
传播是内容与技术的有机统一,如同印刷术催生报业、电报技术催生通讯社一样,互联网技术也带来了新媒体、社交媒体的繁荣发展。同时,在这个“每个人都是媒体”的年代,难以证实的信息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即每个个体的自发性和无序性,甚至于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希望看到的是擅长严肃内容生产的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
那么,基于这样的信任情况,中国企业传播是否要有所改变?
首先,企业透明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在传播渠道的选择上,应该在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渠道,以企业官方的名义发声。与在社交媒体上投入大量精力相比,重新重视起传统媒体渠道的新闻稿发布,提升企业自身网站的展示与内容。企业官方发布的新闻稿和公告,信源明确,可追溯,信任度高,对于媒体是可靠的消息来源,对于公众更是可信度的保障,更有助于树立起品牌的信任度。
作为企业新闻的报道者与传播者,媒体人士对于企业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美通社《2017中国媒体内容生产者职业发展状态与工作习惯》调查报告中,超过半数(56.2%)的媒体人士将“企业新闻稿”列为最常访问的企业信息,排名第一;更有42.4%的媒体人士希望能够查询到企业3-5年积累沉淀的新闻稿与官方信息。(如果您希望查看更多关于《2017中国媒体内容生产者职业发展状态与工作习惯》调查报告的内容,请点击这里下载)
其次,在内容的创制方面,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特点,了解产品,与行业相关的人关联情感,有事实,有见解,有说服力,以优质内容取得公众信任。
正如闻远达诚创始人李国威所说,新闻稿不仅传递信息,在社交媒体发出的各种声音中,新闻稿起到为企业、产品“定调”的作用,让人在众说纷纭中搜索到“官方”版本。
在“后真相”时代,情绪在前事实在后,完全颠覆了受众对信息的认知。越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传播中最不应该改变的应该就是品牌累积的专业度、价值观与值得信赖的企业形象。
原创文章,作者:ronnie.y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20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