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央视记者孙艳:可以写新闻的机器人都出现了,记者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本期美通社媒体高层访谈,我们邀请了央视新闻频道的经济新闻部首席记者—孙艳。她就媒体圈和公关圈关心的四个问题,分享了看法。

美通社:从去年到现在,媒体发展的大事件,你认为哪个最重要?

孙艳:如何选事件的话,我会选传统媒体人的辞职潮。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事件,但是我们可能会它背后代表的一个大的行业现状。

有人用寒冬来形容传统媒体的现状,就是大量的纸刊或关闭或停刊。

传统媒体中其实不乏非常非常优秀的人才,比如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像张泉灵、郎永淳。他们这样的人才纷纷从传统媒体离开,这会让我们严重思考,传统媒体是不是针对到了一个往下走的阶段?是不是其他的传统媒体人应该都跟这些优秀的人一样离开这里?所以我认为这一个小的事件其实是反应了很多媒体人的思考,是不是还要坚守?在新媒体的挑战之下,传统媒体人怎么样去突破怎么样去创新?

美通社:在这种环境下,作为一个媒体的采编人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进一步提升?或者哪些职业素养是应该获取的呢?

孙艳:已经可以写新闻的机器人都出现了,那记者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是分析和思考能力。机器人它只是数据的搜集,而作为一个记者,你怎么样把前后左右所有的新闻事件和整个的背景连接起来,做出有自己的思考的观察。这才是我们未来记者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也是碎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加强的能力。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要做一个事实的调查者,挖掘现象背后的新闻,以及事实背后的分析。

你不只是把这是一个苹果传递给读者,而是告诉他为什么这是一个苹果而不是一个梨,或者这样子整个的一个链条的分析才是我们整个采编人员最有价值的地方所在。

美通社:对于企业公关,有什么建议?

孙艳:我在日常工作中跟很多企业的PR有联系。从我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PR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如何快速地把有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分享给记者,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说自话,比如说我们企业最近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希望记者来为它增光添彩,这不是一个很有效的企业公关的沟通方法,而是应该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从行业新闻的角度,来提供信息。比如说,行业新的变化和发展,公司有哪些突破,这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新闻的角度。

另外我自己也会比较喜欢参加一些企业的线下活动。记者需要对一个企业的有更多全方位立体的了解。但有些时候企业的PR并不是百分百了解各个部门的新的亮点。在线下活动中,记者可以与公司有一个更全面的沟通,对企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美通社:你觉得一个企业公关能提供给媒体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

孙艳:企业其实是中国经济一个的体现,一个微观层面的反应。我们如果剖析好了这只麻雀,我们就会把整个中国经济的情况,反应地更活灵活现,会给受众呈现更多细节。所以其实我自己还是很注重跟企业PR的沟通,因为我们会得到很多最新的事实。

就前两天我们参加一个培训,一个外媒主编说,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中国经济的增速到底是多少,接下来到底是朝什么方向发展。其实在这个角度上,只有这些真真实实的企业能够提供给我们最鲜活的信息。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给我们的永远都是一些表面上的一些道理,而最真实的感受永远都是在企业那里。所以我认为企业能给我们提供的都非常非常有价值,它们是最鲜活、最有力的经济案例的体现者。

来源:美通社(本文为美通社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

原创文章,作者:赛琳娜•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8887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