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热点事件运营方法论:热点追不追?怎么追?

如果说产品重在想,想得全面就不太会出错。运营讲究的是执行力,注重的是想到一个方案后,快速的落实。跟用户去接触后,或者凭着经验去做,才能落实好运营。运营本身存在很多的变数。这就是运营的最大魅力的地方。

一、热点事件想法阶段

1、判断该热点事件是不是值得

比如去年的优衣库事件,就要考虑值不值得去做了。因为这里牵涉到道德的问题,一家有良知的企业绝对去判断这个事件值不值得去跟踪。去年的杜蕾斯就没有参与优衣库事件的热点跟踪。这是对一个事件本身的价值考虑。热点事件主要有刷屏级现象为主,比如科比的事情,就造成朋友圈刷屏级现象,哪怕不看球的人也会知道这件事。这种事情就是值得去借鉴的。还有比如过年的时候,微信照片刷爆朋友圈。那个就是现象级了,也是完全可以值得去做的。

2、判断该热点事件用户群体

用户群需要去判断是否契合我们自己的用户群。比如科比退役的事情,卖球衣的电商就是完全可以契合起来。他们的用户群的人都是喜欢打篮球的。因为喜欢打篮球,所以才会产生消费去买球衣。而这种热点事情中,完全可以利用科比本身的魅力去招揽用户。所以这里的用户群是契合。但是如果你是卖化妆品的,那么你与科比退役这件事就差的比较远了。

3、判断该热点事件影响力

该事件是不是刷屏级的事件,是不是现象级事件。如果不是特别明显的事情,做热点事件营销就需要去思考值不值得去做了。还有热点事件本身可以覆盖的范围,如果本身影响范围够大,那么我们做营销的事件就越值得。因为我们本身的营销成本和传播力就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了。

把以上3个点都想清楚了,判断完了之后,就要进入商量阶段了。

二、热点事件商量阶段

1、考虑发布渠道

首先,要对发布地方的渠道进行考量。比如是微信公众号,还是新浪微博,或者是QQ空间。各种渠道的发布就是对主要的用户群把握。比如,QQ空间就是年轻人居多。新浪微博主要是一些媒体属性强的人在使用。所以在渠道发布上,要思考该渠道的用户体是不是我们种子用户,且他们是不是会帮助我们的文案进行传播。

2、考虑关于渠道的引流

其次需要考虑怎么从别的渠道引流到该发布渠道。引流的渠道到底有哪些可以做。比如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时候,就会受限于本身的内容,在新浪微博这种地方可能就不再发布了。但比如,搜狗搜索就可以找到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那么这个渠道就是有用的引流。我们就会进行记录。

3、考虑文案与产品结合的亮点

文案与产品亮点是我们最主要结合热点事件进行营销点。比如我们的产品核心是免费,那么热点事件中是否会出现免费。比如科比退役中,完全可以通过免费这个点去打造与产品结合的亮点。

4、考虑文案切合点

文案的契合主要看该文章。与热点事件的切合点一定会有很多的区别。比如在话术上可以更灵活去诉说。切点还包括对于文案本身是不是与热点事件的符合度和转发量去思考这个问题。

完善以上4点之后,接下里进入事件执行阶段了。

三、热点事件执行阶段

1、文案要有吸引力(新奇)

文案本身要具备吸引力。吸引力本身要具备新奇、满足用户好奇心为主。还有反向和逆逻辑思维的都是具备吸引力的点。新奇还包括很多猎奇的事情,好玩的游戏等这些吸引的事件。主要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文案要有逻辑性

文案逻辑性一点是符合与热点事件的相符度。还有就是对本身的流程一个保证的逻辑。文章有逻辑性,其实就是让文章具备了调理性了。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3、文案尽量短

文案不能过长,过长的文案没有人喜欢进行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短也不是几句话的解决。但是需要恰到好处的长度去显示出来。短小的文案也有利于发布图片使用。文案在图片面前,还是很多差距的。因为人大部分都是视觉动物。

4、文案要具备营销

文案本身语句要具备营销能力。特别是文案上的重复出现频率,就能影响潜在的用户。营销包括对事件的营销,也包括本身自己的传播意图进行营销化处理。

5、文案要充分借势

文案本身要充分借势,不能等着别人的文案上线再去写。而是通过自己的一些合理的经验去做事情。

四、热点事件落实阶段

1、快速发布上线

越早的发布,越有利后续的传播。这样的传播速度和力度都是越早做越好。

2、快速让用户参与转发

马上和用户交流进行转发,进行首先第一步的曝光率。

3、快速落实渠道

特别是文章的渠道上,需要在执行阶段确定的渠道快速进行后续的落实。

五、热点事件跟踪

1、落实数据获取

一定要对所有的渠道和热门事件的数据进行获取和整理。

2、落实数据分析

对热点的事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对事件落实的效果进行评估。

说了那么多运用方法论的事情。其实归根结底就是3个字,运营需要执行力。哪怕再烂的运营,只要有执行力的话,就有机会向更高的地方进行发展。

作者:晓翼

来源:上海人在北京(微信号:owen1413)

原创文章,作者:Stel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8799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