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一个公司两个品牌:“捷豹路虎”在华的公关创新

豪华汽车的公关要怎么做才好呢?这个以往都不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豪华汽车市场越演越烈的竞争,而逐渐地被各个公关所重视,德系和日系品牌更是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对于各个豪华品牌的公关来说,运作力度一年比一年大。2010年7月捷豹路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本着“一个公司、两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工作迅速地全面展开。捷豹路虎中国公共关系副总裁谷晶女士和我们一起分享她在豪华汽车品牌领域的观点与见解。

  首先记者想请谷晶谈一谈关于在公关行业的经历和体会。

一个公司两个品牌:“捷豹路虎”在华的公关创新  谷晶:我总结了几点,简称“三化”。第一,公关需求广泛化:中国企业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需求越来越强烈。因为公共关系是利用丰富的渠道,搜集与企业发展有关的一切信息,包括企业战略环境信息、产品声誉信息及企业形象信息等,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化、强有力的保证。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关系网络越来越复杂,并且这种环境时刻处在动态发展中,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公共关系的支持。

  第二,行业竞争激烈化:正因为市场对公关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不仅大大小小的公关公司层出不穷,而且许多企业也开始增设公关部门。所以,激烈的竞争为公关人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媒体环境多元化:近几年,中国媒体的变化速度可谓“hold不住”(网络热语)。这种飞速转变主要体现在市场化媒体越来越追求具有争议性的独家报道,数字网络媒体的普及度迅速提高,新闻制作主题更趋多元化,传播方式也从单向传播转为对话式的互动交流等方面。这些变化对豪华汽车品牌公关带来了更大挑战,但也意味着会有更多机会。作为职业公关经理人,我更愿意把这种外界变化当作一种时代的契机,和企业一起迅速成长。

  针对目前面临的公共关系环境,捷豹路虎做了哪些公关创新举措?记者开始进一步发问。

  谷晶:首先是市场外部环境。捷豹路虎作为较晚进入市场的英国品牌,我们该如何与公众进行品牌沟通、如何提高品牌知名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其次是公司内部环境:在公司内部,我们拥有两个独立的品牌,而且两个品牌特点鲜明、擅长领域也不一样。从企业传播层面,我们要如何挖掘两个品牌共同的特质,并将其融合起来,也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围绕着内部和外部环境,我们做了有别于主流的汽车公关内容,我们没有依托捷豹或路虎某一个品牌的平台,而是将这两个品牌合二为一、进行融合,然后以全面整体的形象来对捷豹路虎进行企业传播。

  创新媒介关系管理模式:除了与社会各方进行深入的沟通之外,我们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媒体建立一个更有效的互动沟通模式。我们希望这种模式不仅仅对捷豹路虎是有价值的,同时在行业中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我想“捷豹路虎主编俱乐部”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媒介关系模式。在这个平台上,权威媒体高层、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等品牌高端受众齐聚一堂,通过持续性的沟通和多样化的活动,在捷豹路虎的品牌信息得到有效传递的同时,由高层沟通带动立体沟通,建立了完善的媒体网络,以及捷豹路虎与中国主流媒体坦诚、信赖、紧密的关系。

  良好的团队合作: 有古训云“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捷豹路虎公关部门的工作中,切实体现了这条古训的深刻内涵。因为在市场环境中,高效且稳定的团队就是我们竞争的“利器”,所以我们不遗余力地加强公关团队的建设。短短一年时间里,我们的团队从2人扩大到7人,而且建立了明晰的分工体系。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各司其职、又共享资源,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最后,作为公关行业的资深经理人,记者请谷晶谈谈对捷豹路虎品牌公关以及未来在中国发展的认识?

  谷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持续沟通,捷豹路虎“一个公司、两个品牌”的企业形象在员工内部、经销商、媒体、公众之间得到有效传播,品牌认知度得到明显提高。去年年底,我们还收到了许多中国主流媒体的积极反馈,这让我们团队备受鼓舞。捷豹和路虎这两个品牌各自都赋有独特的精神:捷豹拥有令人惊艳的速度和灵敏性,路虎则拥有强者一般的坚定力量。我们从其中汲取了灵感,决心用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积极开展2012年的公关工作。2012年正值中英建交40周年,夏天还将迎来伦敦奥运,捷豹路虎会借助这些重要活动,全面向中国消费者呈现这个英国豪华汽车品牌与众不同的魅力。

  对于豪华品牌而言,不论是德系、日系、英系还是国产,日益激烈的竞争都可能引起其市场份额的变化。由此,我们预计汽车厂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进行更深入的市场研究,并进一步利用数字媒体传播平台,让公关、市场手段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做让人尊重的企业,让更多的消费者理解这个品牌。

原文出处:中国经济网

原创文章,作者:刘晓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638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