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人人都是“记”者,记者做什么?

记者, 媒体

在“百度知道”平台,一位网友针对如何理解“人人都是记者”的提问这样写道:“网络作为一个现代化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相比具有发言门槛低、传播迅速、受众面广等巨大优势。所以,网络时代人人皆记者。”这样的声音在当下有一定代表性,不论年龄、职业,只要你有相机、手机等设备,人人都可以像记者一样随时发布信息;只要你有微博、微信、网站、App等传播工具,任何一个企业、机构或社会组织都可以成为“发声器”。

在“万物皆为媒”的时代,在互联网“去中介化”的大潮之下,传媒业的边界日益模糊。那么,以内容的生产、传播、营销为本的传媒产业,该如何重新定位?未来又该如何生存?

困惑:人人都是“记”者,记者做什么? 

记者转型之法:做足“深专精”

“以往记者和媒体的一大优势,在于拥有传播渠道。”《钱江晚报》执行总编辑张亮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大众发布”时代的到来,媒体与记者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重构行业门槛,同时也要认识到,全民“记者”不仅是竞争者,也是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资源。

“人人都是记录者,但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记者。”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看来,对于一般的信息,人人都可以进行记录和传播,但对于深度且专业的新闻则无法驾驭。因此,记者的转型在于专、在于深、在于精。

“正如人人都能够做饭炒菜,但厨师的职业依旧不可替代一样,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职业记者的专业性依旧不可替代。”《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任张寒这样说道。

与她持同样观点的《西安晚报》记者田蕾也认为,现在很多家庭都自己做蛋糕,为啥味多美、好利来还生意红火呢?因为更好吃、花样更多、成本更低。媒体也是一样,专业仍是生存利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可以提供便捷的多方向交流,新闻传播者和用户的传播身份都在发生变化。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尚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职业记者的“下岗”,即使是一些职业记者离开媒体组织,其作为职业记者所获得的专业理念、技能、声誉和人脉仍能助其做出专业的新闻产品。从新闻生产的角度说,普通人可以在发现线索、记录事件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但不可能达到职业记者的专业高度、深度、锐度和敏感度。同时,职业记者所依托的媒体组织,实际上是一个拥有巨大规模的新闻生产网络,它为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提供“框架”,这也是普通民众所不具备的。

“对信息和资讯的获取和发布而言,的确人人都可以实现记者的‘功能’,甚至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亲历和见证方面比记者更具可能性。但就社会的职业分工和对职业的素养、操守和责任感的要求而言,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专业的记者。”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武林这样说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教授曲茹也强调,在突发事件中,虽然目击者、当事人经历了整个事件,好像最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他们作为参与者无法看到事件的全局,主观因素很难去除,因此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地传播信息。他们是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整件事,而不是站在公众的视角。新媒体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只能作为新闻的一部分存在,要经过专业记者的整理、分析、归纳才能作为一条完整的新闻,而这不是普通公众能够完成的。因此,职业记者存在的意义巨大。

困惑:万物皆为“传”者,媒体做什么?

媒体转身之法:做好“服务员”

随着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不断升级,时下社会化自媒体营销已经蔚然成风,从最初的微博营销兴起,到微信营销一发不可收。正如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所说:“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

“家家都可以做‘传’者,但不可能家家都做好信息服务,未来,一般的小型媒体机构,可以定位为专业信息提供商;而大型的媒体机构,可以定位为信息服务商。前者只需根据服务商的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信息即可,而后者还要基于用户需求进行信息服务。未来媒体的核心是一个综合信息服务机构。”对于记者的提问,郭全中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的模式也在进行调整,吕尚彬表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视频、App客户端等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对传统媒体而言,发展网络社交媒体,开发与自己的品牌、资本关联的社交媒体产品,当然是其脱胎换骨转型成为融合型媒体的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利用”关系,如果不按照互联网思维,不按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去构建符合网络用户的新型产品,而仅仅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平行移植或者嫁接到微博、微信、视频、App客户端,“新瓶装旧酒”依然会被用户抛弃,依然会导致用户连接失效。因此,仅仅停留在“利用”层面的转型,传统媒体的“旧船票”还是无法登上移动互联网的“客船”。

同时,吕尚彬还认为,方兴未艾的信息化进程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今天的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只是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最近成为热词的“互联网+”,表述的不过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强调的是发挥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需要不断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其中,传媒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首先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于自身肌体,有效提升传媒的价值与效率。因此,有价值的传统媒体不可能以“独立形态”逆信息化进程而存在。它适应的不是自媒体时代,而是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的自媒体宣传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而媒体靠的是中立、理性、客观、专业。”对于张寒的这一观点,英大传媒集团影视中心记者谢南希补充道,挣钱的方法有很多,但靠“叫卖”和“端着身段”肯定行不通,多种经营、与企业合作或定制服务应该成为可能。

“传统媒体应与社交网络充分融合,提升内容分享性。有针对性地调整新闻生产的内容与方式,特别要以‘分享’、以进入‘朋友圈’为重要目标,使自己的新闻产品成为网民乐于、易于分享的信息。”张亮说道。

此外,王武林认为,面对市场变化,传统媒体总会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所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被动调整或者主动适应总是必然的。既然基因不同,无法直接“移植”,就要进行“嫁接”,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融合。

曲茹也表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所谓的传统媒体只是改变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和角色定位,但是不可能被代替,它还会发挥其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体也会逐渐被列入到传统的媒体之中,而更新的媒体还会继续出现。因为,媒体没必要过分紧张,只要做出更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困惑:连接去中介化, 传媒业赚什么?

行业赢利之法:做长产业链

以往的媒体不是卖内容给读者,就是卖内容给企业。那么,当读者自己可以生产内容,企业也可以自行传播时,媒体到底应靠什么方式生存呢?

对此,郭全中认为,当前传统媒体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户连接失效而导致的二次销售模式坍塌。未来,媒体本身也是企业,小型媒体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而从大媒体企业获取收入或由政府新闻服务外包获取资助,对于其他自建渠道的媒体企业来说,则可采取“新闻+服务”的方式,即新闻不收费,用来引流,而靠服务进行赢利。

而张亮认为,首先,对于少数能够生产稀缺、精品内容的媒体来说,如果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切实保护,用户付费、内容直接变现依然是一条生存之路。其次,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媒体,应当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品牌的开发,整合长期积累的社会资源。在此基础上,延长传媒产业链,与相关专业团队合作,优势互补,进入产业上下游领域。例如,大文化概念下的影视、创意设计、健康体育等行业。再次,重视用户价值的深度开发。新媒体的重要赢利模式,就是通过免费服务吸引大量用户,然后引入付费第三方来开发用户价值,或者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培养付费用户。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用户开发模式就显得单一陈旧,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必须向新媒体学习,大力加强对用户的服务维护、数据收集和价值开发。此外,专业媒体具有很强的公共服务属性,从社会利益角度看,可以将部分优秀媒体列入非营利组织,由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出资支持。

迄今为止,国内外很难说有已经完成独立形态传媒业转型的实际案例,无论是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还是英国的《卫报》、《金融时报》、BBC,抑或是日本的《读卖新闻》等媒体机构。吕尚彬认为,他们在数字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并没有完成“转型”。对媒体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时代,又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压力的时代。既需要“不变”,又需要“改变”。“不变”的是事实真相的揭示、新闻理想的追寻和专业主义理念的坚守;“改变”的是新闻线索捕捉方式、新闻表达形式、新闻生产过程与方式。从“改变”的意义上说,媒体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产品生产方式和用户信息接触方式的变化。其实,这不仅仅是和新媒体赛跑,也是媒体融合时代媒体组织服务目标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现在来看,“互联网+”对传媒产业本身的影响,必然是加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产模式的胜出。产业新模式之下形成的新市场领导者将涌现出来,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产业演变的提速。

“在众声喧哗中,媒体与记者要力求发出独到、深刻的声音,成为意见领袖。”张亮说道。

郭全中认为,传统媒体转型并不是没有路,但关键是能否有自我革命的勇气,能否将真懂、真闯、真干的干将放在一线。

 

作者:李雪昆 郭帅
原文:中国新闻出版报
来源:深蓝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祁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1227

China-PRNewsire-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