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要如何战胜0.3秒就能写出一篇稿子的软件
最近,一张凤凰卫视记者用自拍杆直播新闻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一众小伙伴们纷纷表示震惊啦,“原来自拍还能这么玩儿!”,做媒体的小屌丝们也纷纷来自嘲“原来自拍是我等媒体doge的必备技能!”。
但其实,在这背后隐藏的,却是如今互联网科技对媒体行业的侵袭,以及焦虑的媒体人在焦虑的推动下,正积极地向科技张开怀抱,寻求未来。
或许,对于我等媒体狗来说,如今正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正是最糟糕的时代。请原谅俺套用狄更斯的话来提升自己的逼格,因为即使是作为一名菜鸟级媒体狗的我,也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的信息流中,看出了这样的征兆。
时代的糟糕之处在于,互联网和科技发展至今,对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已经达到了量变的边缘。科技的迅速迭代正在摧毁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并且不容分说地改变着媒体人的职业和社会角色。
在这样的高压下,媒体人长期积劳成疾,因病猝死也时有耳闻。而转行的大咖更是不在少数,如果说陈朝华从南都总经理跳去搜狐当总编辑,还仍算是活跃于新闻领域的话,那陈彤从新浪总编辑到加盟小米的跨越,也许就真的是因为对新闻媒体的尴尬处境看得真切吧。
但时代的美好之处却恰恰也在于,互联网和科技对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已经达到了量变的边缘。借着不断发展的科技,未来就有着无限的可能。不仅能在新闻生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就连新闻生产的主体也正在发生转变。
科技杀死媒体?0.3秒写一篇稿子的软件你敢比吗
如今的新闻媒体,有的已悄然谋求转型多时,有的还在负隅顽抗。但转型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甚至屈指可数。而坚守阵地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那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
也许,在科技与媒体的百年缠斗中,结果总是科技将媒体固有的运行模式摧毁,然后再用自己的力量使其获得新生。
比如,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一些快讯或者短消息正在由电脑自动生成发布,而非记者撰写。包括《Thomson Financial》、《洛杉矶时报》,甚至美联社在内的一些新闻机构,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Thomson称,通过电脑撰写,在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后,仅需0.3秒就可以发布一篇盈利报道。美联社执行总编辑卢费雷拉也曾在公司博客中称,此前每个季度只能生产约300份盈利报告,还要耗费记者的时间和资源,但在采用自动化技术后,可以在相同时间内生产4400份简短的盈利报告。
而专注于文案自动化撰写软件的Persado公司,从此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获得2100W美刀的B轮融资,更是从资本层面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技术正在改变新闻的生产方式。
更有数据显示,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使用Persado的软件撰写邮件文案后,其发送的电子邮件阅读率增加了70%,而阅读后点击链接的用户更是增长了114%。各个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标题也都用上了“写文章的要失业”之类的字眼。
除了新闻的自动化撰写正在兴起以外,UGC(Users Generated Content)模式的大行其道也让新闻报道的内容量成几何倍数的上涨。新闻生产的主体,已经从最初的单向发布,演变成了如今的众声喧哗。
信息过载,正是现下对媒体最贴切的形容词。而其威胁在于,UGC虽然减少了新闻生产环节,节约成本,但内容驳杂,质量也普遍偏低,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随时会受到挑战。同时,一些新闻机构基于成本考虑也大幅消减原创报道的预算开支,使得内容整体水平正在逐渐下降。
但不论是电脑自动撰稿系统的初露峥嵘,还是新闻众包模式的大行其道,都对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新闻采编人员原本的工作造城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意味着一大批媒体狗正面临饭碗被夺走的危机呢?
好像是的。有消息显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国报业大约有2W人失去了工作,如《纽约时报》这样的知名报纸也频频裁员,去年10月更是宣布将裁减编辑部100个职位,占总人数的7.5%。
但又好像不是。因为即使是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优质的内容依然稀缺。如果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并对其进行深度的二次加工,以更具交互性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的话,或许技术迭代对具有这样能力的媒体人,非但不会是“危”,反而可能是“机”。
当科技与媒体融合,媒体狗的机会在哪里
事实上,自动撰稿系统等新兴科技的出现并非坏事,它不仅节省了新闻生产的成本,省去了原本媒体人花在格式化报道上无意义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深度报道、去思考如何将科技与内容的生产结合起来。
一方面,科技在内容生产模式上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UGC已是大势所趋的今天,既然无法逆转,那就对其进行优化。于是,平台型媒体(Platishers)这个词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对于这个概念,digiday的一位撰稿人认为,“平台型媒体”是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
先对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准入门槛限制,再将其二次加工成为可读性更高的新闻产品。这样的操作方式,综合了技术平台与媒体专业编辑运作二者的长处,且国外的《悦游》杂志、福布斯杂志、Medium,以及国内的百度百家、腾讯大家等也都在尝试。但究竟是否能成为“主编死了”之后的另一次重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另一方面,科技也正在帮助媒体实现内容呈现形式上的升级。
比如在2014年12月31日跨年时,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后,个推公司运用“电子围栏”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了当晚6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外滩人群密度的变化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晚陈毅广场上人群密度之大。
又或者是,编辑们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结合HTML5技术,给用户提供更直接的阅读体验、更适应其碎片化时间的报道形式,甚至让用户参与其中。
英国《电讯报》在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报道中,就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让用户能够对病毒的历史发展、在不同国家的伤亡人数和死亡率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都一目了然。
(英国《电讯报》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报道)
而《卫报》在埃博拉病毒的历史梳理报道中,则做到了更多。其多媒体页面集合了地图、图片、文字、图标等多种形式,通过点击右边的时间点,就可了解到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到2014年的发展历程,不仅能让用户在地图上更直观地“看”到信息,而且让用户能够参与其中。
(《卫报》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历史梳理)
此外,上述通过交互方式来呈现的报道专题,也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版权。因为,转载一篇文章、一段视频或是图片,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如果报道通过infographic的形式来呈现,无疑就使转载的难度大大增加。而如果通过交互式的新技术来呈现报道,那么就现在而言,被转载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
可以说,这样既直观又具互动性的报道形式,是在科技落后的年代不敢想象的,也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这几年,“主编死了”甚至“编辑死了”的论调盛传。但也许,只有当媒体狗们不再顾影自怜,而是真正的去拥抱科技的力量时,“死去”的编辑们才会在科技的碾压中得到重生。
来源:财经网
作者:文思
原创文章,作者:杜晟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