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newsletter

《福布斯》中文网总编周健工:技术变革期的媒体困境与使命

美通君编者按:近一两年来,围绕传统媒体的话题不断。周健工的演讲指出,传统媒体被颠覆的趋势的终极原因是技术。并提出几个新颖的观点,比如,读者变成了“用户”;媒体人和媒体组织的使命仍然在内容方面;新一代的媒体人是更年轻的、拥有更多内容情怀的技术极客,创造更好的内容。其实,被技术颠覆的何止是媒体,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正在发生着巨变。希望此文为公关传播人士也带来思考!

在上周举办的美通社2014新传播年度论坛上,《福布斯》中文杂志总编辑周健工与现场400多位公关传播界人士分享了主题为“寻找虫洞:通向内容价值之路”的演讲。他借用“两大定律”,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角度谈论了在技术变革时期,媒体的困境及其原因,以及媒体人依然肩负的创造优质内容的使命。

技术:媒体变革的最大动因

拥有二十多年媒体从业经验的周健工认为,媒体变化最大的推动因素是技术,技术的进步加大了个人获取信息的权利。周健工用“摩尔定律”阐述了这个概念。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摩尔提出“摩尔定律”,说未来十年,芯片上的半导体和电阻计算能力每两年翻一倍。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计算能力下,每两年价格降一半。因此,如果1965年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价格是3500万美元,那今天我们仅用1美元就可以买到它——这就是一个人获得信息权利的概念。50年前,只有类似美国五角大楼或者IBM这样的机构和企业才能拥有计算机,但50年后的今天,普通人也已拥有,这就是信息权利的个人化。所以说,摩尔定律揭示了技术指数曲线的增长,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基本规律,很多人利用摩尔定律的思维来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

周健工提出,信息权利的个人化带来了两个效应:1、信息从集中走向分散,信息的控制走向个人。2、消除了信息中间、信息不对称以及个人与信息之间的鸿沟。

工业时代,一个产品的信息从企业传达到消费者那里,需要经过这样一个链条:生产、销售、市场、公关、公关公司、记者、编辑、印刷、发行,最后抵达终端用户和消费者。而根据摩尔定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中介已被消除。而作为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中介——媒体,被逐渐颠覆。周健工回顾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最早颠覆媒体的商业模式就是门户,美国的雅虎、中国最早成功的三大门户,都是将线下新闻全部转移到线上,这就是对媒体最初的颠覆,之后再蔓延至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移动端、可穿戴设备。

说到技术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周健工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使用的机器越来越智能化,当拿到手机的时候,如何辨别是你在读手机,还是手机在读你?当可穿戴设备根据你所在的不同场景搜索你的身体数据(包括脉搏、心跳、血压),甚至可以说,这些机器对你的了解程度更深于你对这些机器的了解程度。正如《起点临界》书中所预言,机器的计算能力和智慧将超越人类。

曾经作为媒体读者的受众,如今成为了媒体的用户。周健工认为,读者和用户的很大区别就是,用户是技术的追随者,愿意随着技术升级而升级自身,通过不断将新的技术用于消费信息的体验。周健工将技术对媒体产生的影响总结为:技术赋予个人以信息权利后,消除了信息的中介,将读者变成了用户,于是开始颠覆整个传统媒体市场。

互联网:双边市场商业模式的极致体现

周健工用双边市场理论解释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他说,最典型的双边市场就是媒体,一方面,把产品与服务以免费价格、成本价格或者补贴的价格卖给对方,根本不赚钱;另一方面,从广告客户那里获得你的收入。这个双边市场结合起来构成了媒体的商业模式。

其实这种广告模式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但互联网之所以能颠覆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是因为它把这种双边市场或者多边市场的商业模式做到了极致。周健工指出,互联网技术能够以非常有效率和低成本的方式来管理一个非常长尾的市场和细分的人群,它对每一个用户都有很深的洞察,从而使市场愈加细分与长尾。这种多边市场背后的推动者不是媒体,而是技术极客——他们是互联网的最大受益者。

有“蛋”就好,“鸡”不重要——互联网对内容版权的解构

关于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解构,周健工打了一个比方:传统媒体就像下蛋的母鸡,传统媒体所生产的内容是鸡蛋,内容阅读者就是鸡蛋的消费者。消费者要买鸡蛋,首先会想到去超市或农贸市场的小贩那里,而不会去养鸡场。当我们消费这个鸡蛋时,也不会考虑它是谁下的。让这个鸡蛋产生价值的是超市或者小贩,而他们甚至也不知道当初下这个蛋的是哪只鸡。

同样地,我们阅读各种各样经过无数次转发的信息,却根本不在乎谁是这些信息的原创者,不再考虑版权属于谁。周健工说,互联网用这种方式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崛起,这对传统媒体是非常致命的,但又不得不寄生在这样的平台上。

媒体:双腿追随,双手做嫁衣

周健工说,媒体的痛苦还源于技术的高频更迭与网络的高速传播。

首先,技术的迭代很快,而媒体的变化很慢。典型的传统媒体业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等。如果把包括手机在内的新媒体看做是媒体的介质或载体,它们总是在不停地更新,软件每周迭代一次,手机至少每年升级一次,这样的速率让传统媒体跟不上,只能在背后被动地追随。

其次,周健工用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了看互联网最基本的视角,即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互相连接所有的用户数目的平方。当网络上增加一个用户,其价值呈现出一种指数性的增长。但对媒体来说,当你把媒体的内容放到网络上,网络在帮助媒体不断吸引新的用户的时候,其产生的价值绝大多数都被网络获取了,所以媒体在帮别人做嫁衣。从门户到搜索,从搜索到社交,从社交到可穿戴和更智能的机器——媒体一直在追随网络与技术的迭代,追到将来机器的智慧超越了人类。周健工打趣说,这就很像婚姻的过程,你在不停地追对象,追到最后你们成了,你们结婚了额,结果你被人控制了。

内容:技术变革的目的、媒体的价值与使命

周健工认为,技术变革的理由和目的都是为了内容。比如,一个缺乏有价值的内容的iPhone 6和朋友间不再传送内容的微博微信,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区别“内容”和“信息”时,周健工指出,内容=信息+体验+场景。首先,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内容的价值在被放大。其次,技术不断提升的背后动因是用于不断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而这种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附着在内容上。此外,网络越发达,机器越智能,就创造了越多的消费场景,这种消费场景需要由体验和内容来填充。所以,在信息过载、技术先进的时代,内容更彰显出价值。

由此,媒体人和媒体组织的使命仍然在内容方面。通过创作内容(新闻、音乐、电影、视频等),让媒体与互联网平台组建一个更好的生态系统。新一代的媒体人是更年轻的、拥有更多内容情怀的技术极客,创造更好的内容。至于如何在这样的系统中实现商业价值?周健工觉得,这是一个痛苦摸索与转型的过程,需要媒体人去寻求一种“虫洞”,脱离现在的地球,达到一个新的宇宙。

来源:美通社

作者:美通社COCO根据“美通社2014新传播年度论坛”周健工演讲,分享整理。

本文为美通社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

原创文章,作者:杜晟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10360

China-PRNewsire-300-300